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2:26 点击次数:162
#图文打卡贺新春#
据观察网消息,当地时间1月17日,菲律宾能源部长抱怨中菲关系恶化致海上能源勘探受阻。近期中菲关系的变化及相关事件的发展,无疑值得深入剖析。
菲律宾能源部长(资料图)
菲律宾在马科斯上台后,政策出现明显转向。其放弃前任杜特尔特在中美间保持平衡的策略,全面倒向美国,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对中国发起挑衅。比如在2025年伊始,菲律宾政客和媒体联合炒作,将中国海警船称为“怪兽船”,企图抹黑中国海警,营造菲律宾“受害者”形象。
这种挑衅行为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。从经济层面来看,中菲关系恶化对菲律宾的能源项目和整体经济发展冲击巨大。菲律宾的马拉帕亚天然气田是其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,承担着该国五分之一的电力供应,但如今已接近枯竭。而菲律宾海上能源勘探项目,因南海局势紧张几乎停滞。为解决能源问题,菲律宾计划推动能源转型,希望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其电力结构中的份额提高到35%,到2040年提高到50%。据估算,整个清洁能源转型项目需要约5000亿美元。
南海(资料图)
然而,由于中菲关系交恶,中方许多企业撤出在菲律宾的投资项目。如2024年7月,中方退出了苏比克-克拉克铁路项目,这使菲律宾不仅损失了重要的基建合作项目,还让其他潜在投资者对菲律宾的投资环境产生质疑,导致菲律宾5000亿能源转型项目面临找不到资金“接盘侠”的困境。
从政治角度分析,马科斯政府此举有着复杂的内在动机。一方面,马科斯家族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利益考量。马科斯的父亲老马科斯曾在执政期间贪污腐败,后流亡美国,还带走了数百亿美元资产,这些资产如今仍在美国控制之下。马科斯为维护家族利益,不得不对美国“唯命是从”,试图通过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挑衅来向美国“投诚”。
另一方面,马科斯上台后,菲律宾国内面临诸多问题,粮食供应、水产品出口和金融市场多次出现问题,社会矛盾突出。同时,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存在政治斗争,马科斯试图借南海问题转移国内矛盾,缓解自身面临的政治和社会双重压力。
南海(资料图)
面对菲律宾的挑衅和中菲关系的紧张,中国明确亮明了坚定立场。1月13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,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,中国海警在相关海域巡航执法合理合法,敦促菲方停止“恶意炒作”。1月14日,外交部再次正告菲律宾,立即停止一切侵权挑衅、煽宣炒作及破坏南海和平、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动。
而在中方连发警告后,马科斯政府虽展开行动,派人来华面谈。1月16日,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召开,双方同意加强涉海对话沟通联系,妥善处理海上矛盾分歧。但从菲律宾能源部长1月17日仍在抱怨中菲关系对海上能源勘探的影响来看,其在行动上似乎并未真正与此前的挑衅行为彻底切割。
美国(资料图)
菲律宾在向中国挑衅的同时,还将希望寄托于美国的支持。1月17日,菲律宾能源部长表示期待与美国公司在能源领域合作。然而,美国对菲律宾的支持更多停留在口头承诺。多年来,美国对菲律宾的年投资额基本维持在10亿美元左右,与菲律宾清洁能源转型所需的5000亿美元资金相比,差距巨大。
即便美菲去年生效了民用核协议,讨论了核能领域技术合作等,但美国实际行动寥寥。况且,特朗普以其“美国优先”的政策倾向,菲律宾想要从美国获得大量资金支持的可能性更小。正如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所说,“美国把菲律宾骗了”,菲律宾倒向美国是“重大错误”。
菲律宾(资料图)
菲律宾当前在南海的挑衅及在中美之间的政策选择,使其陷入了困境。在经济上,失去中国这个重要合作伙伴后,5000亿能源转型项目难以为继,能源危机迫在眉睫。在外交上,过度依赖美国却得不到实质性支持,还破坏了与中国的关系。而中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发展的原则,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,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对菲律宾的挑衅行为坐视不管。
如果菲律宾继续一意孤行,忽视中方警告,在南海问题上继续挑衅,必然会让自己陷入更不利的境地,最终损害的还是菲律宾自身的利益。未来,菲律宾若想摆脱困境,实现经济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,需要重新审视其外交政策,回到与中国友好合作、管控分歧的正确道路上来,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美国和进行无端挑衅。否则,菲律宾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面临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挑战。
